【專訪】感染戊肝病毒大鼠多來自觀塘及黃大仙區 港大專家薛達:已成為風土病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6/17 11:52

最後更新: 2020/06/17 11:57

分享:

分享:

薛達相信人類感染大鼠戊肝已成風土病,推算不足1%港人已感染。(湯炳強攝)

本港兩年前首現人類感染大鼠戊肝,至今已錄得至少10宗確診個案,港大專家研究多年仍未能確定傳播途徑。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接受TOPick專訪表示,目前可以肯定的是,本港源頭不止一個,並證明了人類感染大鼠戊肝病毒已成本港的風土病,推算不足1%港人已感染。港大正研針對大鼠戊肝作抗體測試,盼兩年後可在社區進行普查,了解此症普遍程度。

兩年10確診 料源頭不止一個

港大微生物學系在2018年9月,公布本港出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肝病毒個案,連同今年錄得兩宗確診個案,短短兩年多已發現10人確診受感染,另有一人屬無徵狀帶病毒者。港大團隊與食環署合作,至今就186隻於12區檢得的大鼠進行檢測,亦發現有7隻帶有大鼠戊肝病毒,佔3.8%。

感染大鼠戊肝用藥非百分百有效 專家指人口密集將令新疫症趨頻

薛達指出,帶毒病鼠大多來自觀塘及黃大仙區,惟觀塘大鼠樣本檢出的病毒基因排序,與黃大仙及九龍城確診患者的病毒不盡相同,相信並非感染源頭,相反黃大仙的大鼠樣本則與患者病毒基因脗合,料屬患者感染源頭。

港大微生物學系前年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肝個案,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(右)當時聯同臨床助理教授薛達(左)見傳媒講述有關個案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至於現時確診個案是否病鼠同源,薛達表示,本港至今找到3個人類大鼠戊肝病毒分型,而今年確診患者所帶的病毒,仍與兩年前確診個案屬同一分型:「屯門及黃大仙病人(病毒)都爭幾遠,太短時間有兩個不同病毒,會覺得是兩患者源頭不同,應該香港不同地區都正發生相同情況。」

薛達直言,相信人類感染大鼠戊肝已成風土病,推算不足1%港人已感染,「亦可能數千人中就有只數人有感染,已算是相對高比例,證明社區有病毒存在。」港大上月再與食環署合作,將在各區捉來的大鼠轉交港大化驗,以了解其帶毒情況。

港大盼作社區普查 研普遍度

港大團隊正就人類感染大鼠戊肝研究新抗體測試或基因測試,盼未來作大型普查,以掌握社區曾感染病毒的人數。薛達透露現時針對大鼠戊肝的抗體測試已有進展,料可於1、2年後可展開調查,同時亦正研究疫苗,由源頭至預防都有應對計劃。

他提及,步入夏天後不排除個案趨增,現時只知大鼠感染戊肝病毒後僅有輕微徵狀,或於鼠群間出現爆發,但如何進一步感染人類仍然未明,推斷或經由接觸受污染的環境或食物而傳播,籲市民需保持個人環境衞生、徹底煮熟食物等,避免感染。

立即下載hket App,掌握「全球疫情實時動態」、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:http://bit.ly/2V94aIF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立即查看:http://bit.ly/2UJP4dx

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://bit.ly/3bebLM2

記者:陳正怡